据合肥日报报道,合肥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势头和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强力吸引各种金融要素资源集聚,促进了金融“洼地”的加速形成,越来越多的银行和新型金融业态抢滩合肥。
传统金融,“顶天立地”
伴随着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加快推进,合肥作为集聚各种金融要素资源,进而辐射和服务全市、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凸显。2012年,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14.6亿元,占GDP5.2%,占全省金融业增加值的四成,为全省之首,增速也位列中部省会第一。
目前,全市共有160余家银行、保险、证券持牌金融机构,金融资产占全省比重超过三分之二。另外,深交所路演中心、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也落户合肥。今年,合肥金融招商,还引入了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和南洋商业银行。
“十二五”期间,合肥将加快建设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规划建设瑶海中小金融机构创新园,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将进一步促进金融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在合肥集聚和有效配置,最大限度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新型金融,有益互补
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传统金融机构之外,有很多“新面孔”在合肥涌现,既有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公司,也有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负责准入的创投基金、典当、拍卖、融资租赁等公司,还有一些新兴的金融服务公司。合肥在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也在着力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借助它们的错位优势,为经济实体搭建各种便捷的融资渠道。
目前,合肥已有小额贷款公司95家,融资担保机构44家,租赁机构3家,典当公司81家,6家企业第三方支付牌照,包括兴泰、正奇、华泰、新安在内的一批综合金融服务提供方。另外还有中小企业金融超市、资城金融等金融中介服务平台。值得一提的是,一个脱胎于全球三大信用评级公司的金融信用风险分析公司已于近期落户。全省首家中外合资汽车金融公司——瑞福德汽车金融公司已经正式开业。7月24日,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票据贴现交易平台上海普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在合肥设立分公司,欲依托合肥金融市场,打造区域票据中心。这些入驻的新兴金融业态与传统金融业态形成有益互补。
业态丰富,“实体”受惠
当前,合肥已进入经济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正加速推进。在这一进程中,实体经济除了有单纯的信贷需求外,一些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金融租赁、财务顾问、资产管理等创新型的金融服务也受到越来越多实体经济的关注。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引入新型金融业态可以进一步完善合肥金融业态和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是激活中小企业的动力。现在金融机构多,金融产品多,但是企业却不了解。为此,合肥在加强对企业融资知识宣传的同时,借助这些新型金融业态,让合肥企业拓宽了眼界,让企业学会运用各类融资工具来实现融资。(方娟)(转载自中安在线)
|